光復前,日據時期,工商不發達,民風保守,且普遍貧困,斯時,市面上少有西餐廳,而一般消費者普遍不認識西餐,遑論消費者喜愛;大飯店雖有附帶西餐廳之設,但也是只提供客之需而已,此段時間算是西餐「白卷期」。
光復後,飯店很少,咖啡西餐廳也只有傳統的寥寥幾家,如民生西路波麗路西餐廳是由日據時期存留下來的,屬於大眾化的咖啡西餐廳。
台灣的西餐廚師來源最早其一來自於飯店或俱樂部招待所等機構,口味則偏向日式口味;其二則是民國38年隨政府遷台的上海廚師,其餘就是原美軍俱樂部及外交使節機構所訓練培養的正統的西餐系統,歷年來這群廚師相互交流切磋研究,並時常與國外同業互相觀摩學習,過去幾十年來各大觀光飯店及西餐廳如雨後春筍般相繼開業,對西餐廚師的需求十分龐大。
60年代初期,由於政府開啟人民之經濟自由貿易等,促進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日趨繁榮富裕,同時,原先各種限制出境措施也日漸開放,尤以後期開放出國觀光等政策,使得一般民眾有機會出國旅遊,因在國外接觸西餐機會高,自然就慢慢的開始嘗試,進而習慣去享用。
在當時不但外商投資眾多,且外銷出口貿易也十分旺盛。與西方人往來頻繁,而西方人餐飲習慣大多以西餐為主,中餐為輔,同時,來台灣觀光之遊客也日漸增多,因此國人開始逐漸喜愛西餐,並習慣西餐飲食,外國人來台經商及觀光客之需求等因素促使西餐業在台北之發展,民國36年至民國50年為台灣西餐的萌芽階段;民國60年至民國70為發展階段;民國70年至今經過不斷的的改良發展,出現多元國際化及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嶄新風貌,且擴展迅速,並以五步一小家,十步一大家的速度擴展全台北市。
西餐投資亦是越來越大,動輒機仟萬都不足為奇,絕非是當年小食堂的經營方式可比擬的,完全進入企業化經營模式,以下將列舉從民國30年以來較具代表性之西餐同業並簡述其介紹。
民國30年,由日據時代開業至今的「波麗路咖啡西餐廳」,乃是台北市最早期之西餐廳,其口味雖偏向日式西餐,但深受本地老顧客之喜愛。光復初期中山北路的大華飯店、南京西路的羽毛球館與總統府前中國之友社等,也有供應浦片大眾化西餐,此年代屬於西餐在台北市發展的早期階段。
民國40年,西門町小型咖啡西餐廳「南美」、中山北路「美而廉」等的開設,主要強調之氛圍為經濟實惠、優雅宜人的談心好去處,後期則慢慢轉型至講究品味的「上島」、「夢」、「亞都」、「蜜香」等較為高級之咖啡店。
民國50年,中山北路上的嘉新大樓頂樓開設了一家名為「藍天西餐廳」的西餐廳,由香港的賈老闆夫婦經營,並聘請來自瑞士的Trummer擔任行政總主廚(現為瑞華西餐廳董事長),經常座無虛席,同時間,全台第一家牛排館「小統一牛排館」於雙城街開幕,之後的「上賓牛排館」等相繼開幕,一時間進入的牛排館的戰國時代;至50年代末期,雙城街的「新賓餐廳」開幕,主打來自日本的改良型西餐「鐵板燒」,以廚師現場烹飪表演,吸引不少客人前來品嘗。
民國60年代則分為前中後三個時期,前期為高級正統西餐廳、中期為兼營表演及美式自助式西餐廳、後期為連鎖式西餐廳,三個時期的發展建構出60年代的西餐文化。
前期許多傳統且具代表性的高級西餐廳陸續開幕,如「仁愛路鴻霖餐廳」、「光復南路大陸餐廳」、「南京東路音樂城餐廳」、「長安東路亞力士」、「仁愛路信陵」及「凱薩琳餐廳」等,這些經營正統的西餐廳型態,為當時上流人士之喜愛,那時候所謂的觀光飯店並不甚行,所以這些西餐廳乃是當時最佳宴會場所。
而到了中期,各國口味的西餐廳興起,在台北形成國際化的的西餐文化,如法式的「諾曼第」、「香歐」、「西歐」、「黎人」、「瑞華」及義大利餐廳等;此時期兼營表演性質的西餐廳逐漸興起,如「金府」、「金車」、「金琴」、「金帝」等金字頭招牌餐廳,以及大規模如戲院般的「維也納」、「好萊塢」、「太陽城」、「巴瀝史」、「琴宮」、「東王」、「凱儷宮」等;當時許多電視上的的演員及歌星幾乎全都有加入此一行業參與表演,也造就不少演藝圈的人才,但此一光景好景不常,本末倒置以表演為主,餐飲為輔,為了競爭,不惜成本,表演節目規模越變越大,使得餐廳無法負擔,導致營運每況愈下,不到十年就趨於沒落而銷聲匿跡;而此一時期美式自助餐開始於台灣發展,當時由飯店及大型西餐廳開始供應以致現今到處都有吃到飽餐廳,其特色為限價不限量,吃到飽,從60年代到現在都十分受國人歡迎。
60年代後期則開始出現所謂的連鎖西餐廳,如「華新」、「星辰」、「芳鄰」及「窗前餐廳」等。連鎖餐廳經營因有制度化經營管理,統一採購,節省成本等優點,相信可增加餐廳的競爭力,此一優點將不局限於餐飲業,所有產業都可套用此經營模式。
70年代前期,卡拉OK西餐廳開始發展,幾年後演變為MTV及DISCO餐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則是「忠孝東路的雅宴餐廳」。到了70年代中期,美式的西餐牛排逐漸興起,以平價供應的大份量牛排,深受年輕人喜愛,如「龐德羅莎」、「鬥牛士」、「Friday」等;而此時也開始流行中菜西吃,「富瑤高價碼餐廳」、一些改良型西餐廳如「台塑牛排」及以健康為主要訴求之素食西餐廳相繼開業,同時期,由美國引進的沙拉吧概念在各大飯店及西餐廳普遍附設,並推廣至蒙古烤肉、韓國烤肉等其他不同型態之餐飲業皆相繼推出附設沙拉吧的服務。
70年代中期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從美國發展起來的全球性速食業麥當勞正式進入台北市開業,在麥當勞在台北市開幕初期,曾創下當日營業額一百多萬元的世界紀錄,而後隨著肯德基、必勝客等西方餐飲的進駐,帶給餐飲界很大的震撼,由其這些餐廳都具有經營特色、出餐速度快、環境衛生良好、品質一致,一切有所謂的標準作業程序SOP流程,將是當時台灣餐飲業需要學習借鏡的。
70年代後期,台灣各大飯店因住房率偏低,轉向增加餐飲部的的附加價值,除供應房客之外,並積極吸引外客,造成一般西餐廳很大的競爭壓力,但也刺激各餐廳努力提升餐飲及服務品質及不斷的更新設備裝潢等,以提高競爭力。
80年代初期則開始出現許多新興的餐飲型態,有像是因應喜好閱讀之顧客所出現的書香西餐廳以及可攜帶自己家中的寵物一起用餐的寵物餐廳等十分多元,此型態一直延續至今,不管是懷舊風格,創意餐廳等整個台灣的餐飲文化一直在求新求變,增加競爭力也使消費著有更多的選擇。
當今社會富裕,生活品質提升,吃飯並非純粹解決民生問題而已,而是享受生活。中菜舉世聞名,深受所有來談的外國旅客讚美不已,但卻往往忽略台灣其實也有許多可口美味的西餐,若有機會品嘗後卻往往十分驚奇的表示其味道及水準有的甚至比他們國內還道地好吃,其根本原因則是我們中國人擁有四千多年的烹飪心得及其經驗,將之轉用於西餐烹調,將會激發出許多創意與特色,進而創造出屬於台灣特有的西餐文化。
留言列表